1月10日,世界首臺兆瓦級漂浮式波浪能發電裝置在廣東省東莞市下水調試。南方傳媒全媒體記者 李志杰 攝
1月10日清早,記者驅車趕到位于廣東省東莞市的世界首臺兆瓦級漂浮式波浪能發電裝置下水調試現場,興奮地見證了這個平面面積超3500平方米、重量超4000噸的巨型裝置成功實現水上“漂浮”,兆瓦級波浪能發電技術從理論研究正式邁入了工程實踐的新發展階段。
波浪能作為一種蘊含在海洋中的可再生能源,因其可再生性和綠色環保優點,已成為一種亟待開發且具有戰略意義的新能源?!澳壳皣鴥韧庋薪ǖ牟ɡ四馨l電裝置容量都是百千瓦級,我們裝置的兆瓦級容量遠超于其他裝置?!蹦暇W科技公司首席技術專家劉石說。
兆瓦級漂浮式波浪能發電裝置包括發電平臺、液壓系統、發電系統、監控系統、錨泊系統等部件,利用發電平臺充分“吸收”波浪,通過三級能量轉換將波浪能變成綠色電能,從而實現對遠海島礁的穩定供電。
“以往沒有這么大的裝機容量,意味著沒有太多可以參考借鑒的內容,而且這次面對的‘海洋工程’是全新領域,對項目團隊是一個不小的挑戰?!眲⑹忉?,想要在確保俘獲轉化效率高的同時實現電能穩定輸出,兆瓦級漂浮式波浪能裝置的形狀就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光是設計稿就反復修改了近百次,多種技術路線齊頭并進,最終從一字型、圓邊型以及四邊型等四種形狀中選擇了更加適合的三邊型。
針對中國南方海洋環境存在的高溫、高濕、高鹽霧及臺風多發等情況,提高發電裝置的可靠性極為重要。項目團隊全力開展科研攻堅,攻克了波浪能高效俘獲及轉換、抗臺風自保護等多項關鍵核心技術?!拔覀兛古_風自保護技術設定了規避臺風策略,如果環境過于惡劣導致裝置已經不再適合工作時,裝置會自動向內部注水,增加裝置重量使其下沉,進而提高其對于臺風的抵抗能力?!眲⑹f,兆瓦級漂浮式波浪能發電裝置可抵抗16級超強臺風。
此外,項目團隊還提出了自適應波浪發電技術,使發電裝置可以被更加高效地利用。波浪在不同的天氣情況會有所不同,該技術針對不同的波浪情況進行自適應調節,在浪大的時候裝置內部的發電機組會“火力全開”,浪小的時候則會視情況只開動其中一部分。兆瓦級漂浮式波浪能發電裝置整體轉換效率可達22%,在滿負荷的條件下,該裝置每天可產生電量2.4萬千瓦時,大約能夠為3500戶家庭提供綠色電力,相當于為遠海島礁增加了一個大型“移動充電寶”。
春節前夕,廣東電網公司將加緊開展裝置整體的集成調試工作,確保按期在廣東沿海進行實況試驗,最后在遠海實現并網運行,建成以波浪能為主體電源的新型電力系統示范島。
南網傳媒全媒體記者 劉怡 通訊員 韓夢圓 溫存